1. 髮型特色
• 長度:頂部中長(約 8–12 cm),兩側與後側略短(6–8 cm),但不做極端漸層,保留一定厚度。
• 層次:大量輕薄層次,尤其在髮尾與臉側線條處做出不規則切割,強調自然垂墜感。
• 紋理:透過數位燙/冷燙或刀剪打薄,營造出「隨意卻有型」的波浪捲感,捲度屬於 S 型微捲,捲度不是很緊,讓髮絲能自由翻動。
• 劉海:自然不對稱瀏海,長度及眉下,微斜分線,露出額頭線條但不失柔和感。
⸻
2. 適合對象
• 臉型:最適合「鵝蛋臉」「瓜子臉」「心型臉」,可柔化下顎線;方形臉也能透過微捲+瀏海減少棱角感。
• 髮質:
• 直髮:建議數位燙或陶瓷燙,製造自然捲度。
• 自然捲/波浪髮:可直接修剪層次並以吹整+造型品強調紋理。
• 風格:韓系文青、輕熟男、藝文創意工作者皆適合。
⸻
3. 剪裁與燙髮技巧
1. 基礎切割:先以剪刀在兩側及後腦做整體平衡,再在頂部髮束處以滑剪或刀剪做輕薄層次。
2. 打薄:髮尾及臉側用打薄剪製造輕盈感,避免重量塊感。
3. 燙髮:
• 工具:建議用 25–30 mm 捲筒做數位燙,或陶瓷夾板手法做冷燙。
• 手法:分區 8–10 條髮束,捲向需自然交錯,頂部髮束向前或側前,臉側髮束向臉頰下方。
⸻
4. 造型與保養建議
1. 日常造型
• 產品:海鹽噴霧(sea salt spray)+輕感慕斯,打底增量+紋理。
• 吹整:用擴散風嘴(diffuser)低溫吹乾,同時以手指抓鬆髮束。
• 定型:最後以少量霧面髮蠟或輕盈髮泥,抓出碎髮與捲度層次。
2. 保養
• 洗護:選擇保濕型洗髮精,避免捲度因乾燥過度毛躁。
• 深層護理:每週一次蛋白質/角蛋白護髮,維持捲度彈性。
• 修剪頻率:每 6–8 週修剪一次髮尾與層次,保持線條俐落。